火灾是文物古建筑 致命的风险 为什么 怕火
来源:原创
文明古迹是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不再生的资源,据郑州泰恩科技有限公司小编了解到,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共有博物馆340个,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58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15个,世界文化遗产5处。
对于这些历史文物古迹该如何保护成为了人们 重要的任务,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近几年都有哪些文物古迹受到火灾的损害。
2019年5月30日,因为古城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导致山西晋中平遥古城遗址起火;
2019年7月14日,因为施工人员管线拆除中意外起火,导致武汉市百年建筑江汉饭店突发火情,过火面积达到500平方米。
大家都知道火灾来临就是毁灭性的的灾难,不论多么贵重的物品或者物件都活在火灾中瞬间消失,所有重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小编有个问题,为什么文物古建筑那么怕火呢?
首先就是耐火等级比较低,因为古代文明建筑主要的材料就是木材,当然在多年历史发展中也收到自然的侵蚀,进而变得非常的干燥,含水量比较低,这种情况遇到火星就非常容易发生火灾。
其次就是防火间距不足,古建筑大多都是成群不知,邻里之间间距较小,要是遇到火灾就很容易大面积失火,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还有就是现在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用火用电非常多,稍微不规范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火灾事故,一旦周围发生火灾,就很容易受到牵连。
后就是消防意识薄弱,有些消防设施老旧甚至瘫痪,有些文物古建筑的地势比较复杂,道路不通畅,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就非常难以进入。
针对上述问题,郑州泰恩科技有限公司小编觉得除了一些像古建筑多为木材这种易引发火灾的事项需要注意之外,人为可以杜绝的事情应该全部杜绝,像规范消防器材,附近居民规范用电、用液化气等等。